教学检查是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,为加强教学管理,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,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、制度化,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,特制订本制度。
一、教学检查工作分期初、期中、期末、平时和专项教学检查五项。
二、期初教学检查
(一)检查的主要内容:
1.上学期的成绩记载、考试分析、试卷归档等各项期终工作的落实情况;
2.教师的备课情况及教学进度表、学生名单、教材、教学大纲、教研室工作计划等教学资料的准备情况;
3.课表执行情况(师生是否按课表准时上下课,是否严格维护课堂秩序);
4.教学设施、校园卫生、各类教室及相关设备的准备情况;
5.学生补考的准备情况;
6.教师出勤、学生报到注册、出勤情况等。
(二)检查时间:开学前三天——开学第二周。
(三)检查方式:主要采取实地巡查、听取汇报的方式,并结合听课和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进行。
(四)检查安排及措施:
开学前由教研室主任检查本教研室的教学准备工作。开学第一周,系领导、教务管理部门、教研室主任、学生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组成教学秩序检查组,到各班检查开学准备情况,巡查开学第一堂课、第一周上课情况,并通报检查情况(检查总结)。
三、期中教学检查
(一)检查的主要内容:
1.各类教学文件的执行情况,重点检查教学进度和内容是否符合教学进程;
2.教师教案、课堂教学、教学辅导、作业批改情况;
3.教材、教学大纲及教学参考资料、教具的配备及使用情况;
4.教学秩序以及停课、调课制度执行情况,检查有无随意停、调课,不按时上、下课等现象;
5.实验、实习(训)教学进行情况;
6.收集学生对教学工作及教师的意见;
7.检查学生的毕业实习,了解实习进度和实习基地建设情况,以及实习基地领导对学生的反映;
8.下学期教学任务下达情况;
9.教研活动开展情况。
(二)检查时间:期中第九周到十一周之内完成。
(三)检查方式:采用随机抽查、互查、听课、开现场会、分别召开师生座谈会等方式听取教师、学生对教学情况、后勤保障情况的意见以及检查执行教学规程的情况。
(四)检查安排及措施:
教学情况检查由教研室主任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教学检查,并形成《期中教学检查情况汇总表》及《期中教学检查情况总结》,总结中要明确指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和措施。
四、期末教学检查
(一)检查的内容:
期末考试准备情况:包括考前教育情况,试题规范、题量和试题内容,考试安排,考试(或考查)过程、阅卷和成绩评定、考试分析。
学期全面教学检查: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,一学期以来的教学秩序、教学文件、教研活动记录、教师教学进度和备课(讲义)情况及相关材料,实训课开出率及实训室开放情况和实习、技能训练等。
(二)下学期教学部署情况:下学期教学安排、教材征订、教学任务落实等情况。
(三)检查的时间:第十六到二十周完成。
(四)检查安排及措施:
由各教研室于放假前实施,并将期末教学检查工作总结报教务管理办公室。
五、日常教学检查
日常教学检查工作主要由各教研室负责实施,系领导和教学管理办公室进行抽查。
日常检查的内容包括:教师是否按时上下课,有无缺课现象,调(停)课是否频繁并是否经过审批,学生是否有迟到早退现象,是否有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,对于构成教学事故的事件及时向系领导报告。
六、专题教学检查
(一)课堂教学(含实验教学)
重点检查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能力训练,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,突出办学特色。
(二)技能训练
通过举行各种技能竞赛活动,检测技能训练效果。
(三)实习实训
组织相关人员到实习实训单位,检查学生的见习、实习和实训工作。
(四)毕业设计(论文)
检查各专业毕业设计(论文)实施方案及落实情况。
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。
旅游系
二00九年九月一日